時間:2020-01-10| 作者:Admin
不合適的剖宮產率對婦女和嬰兒的健康構成威脅。 2014年,中國的剖宮產率為34.9%,地域差異從某些城市的60%以上到某些農村的10%以下不等。在過去的十年中,中國在降低剖腹產率方面取得了進展。但是,對于中國的長期剖宮產率的情況,不是很清楚。
2020年1月7日,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劉建蒙團隊在頂級醫學期刊JAMA 在線發表題為“Trends in Cesarean Delivery Rates in China, 2008-2018”的研究論文,該研究發現在2008年至2018年之間,有160,278,075例嬰兒出生。剖腹產的出生率從2008年的28.8%增加到2014年的34.9%,在2018年達到了36.7%。在研究期間,7.8%的嬰兒出生在大都市中(如北京,上海等城市),普通城市為20.5%,農村地區為71.7%。農村地區的剖宮產率一直在增加,普通城市的剖宮產率沒有凈變化,而大都市的剖宮產率卻有凈下降。
總而言之,剖腹產率在全國范圍內,是逐漸上升的:進一步細分,發現剖腹產率在一些大都市有所下降,但在全國出生最多的農村地區卻有所上升。同時,城鄉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。
不合適的剖宮產率對婦女和嬰兒的健康構成威脅。 2014年,中國的剖宮產率為34.9%,地域差異從某些城市的60%以上到某些農村的10%以下不等。在過去的十年中,中國在降低剖腹產率方面取得了進展。中國還繼續改善農村地區的衛生服務。該研究評估了2008年至2018年間剖宮產率的趨勢,強調了城鄉差異。
在2008年至2018年之間,有160,278,075例嬰兒出生。剖腹產的出生率從2008年的28.8%(13160634例活產中的3788029例剖腹產)增加到2014年的34.9%(15123276例活產中的5280124例剖腹產),在2018年達到了36.7%(13608933活產中的4997685例剖腹產)。剖宮產率的年度百分比變化(APC)在2008年至2018年之間為1.8。聯合點分析顯示了3個不同的細分情況:初始增長階段(APC,2007-2012年為4.6),平穩期(APC,2012-2016年為-0.2 )和恢復增長期(2016-2018年為APC 3.5)。
2008-2018年中國剖宮產率趨勢
在研究期間,7.8%的嬰兒出生在大都市中(如北京,上海等城市),普通城市為20.5%,農村地區為71.7%。農村地區的剖宮產率一直低于城市,每個剖宮產率都有不同的凈趨勢:農村地區的剖宮產率一直在增加,普通城市的剖宮產率沒有凈變化,而大都市的剖宮產率卻有凈下降。
2008-2018年按地區劃分的中國剖宮產率趨勢
城鄉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。 剖宮產率的城市與農村之間的差異從2008年的25.1個百分點(大都市的49.4%和農村的24.3%)減少到9.6個百分點(大都市的為43.8%,農村地區為34.2%)。
在研究期間,剖腹產率在全國范圍內,是逐漸上升的:進一步細分,發現剖腹產率在一些大都市有所下降,但在全國出生最多的農村地區卻有所上升。同時,城鄉差異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。